跨越寒冬 拥抱春天
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定力向着目标
奋勇前进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
泊于中学党支部书记 鲁世科
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今年的新冠疫情对中国社会经济,乃至全球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对教育事业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在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泊于中学全体党员和教职工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学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努力将疫情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充分彰显了泊于中学“甘泉”的奉献精神。
一、深刻领会,读懂五中全会蕴含的底气和信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本次会议除了政治经济意义外,还让人们感受到了一股向上的力量,它让逆势前行的国家脚步更稳健,让团结一心的国人更加坚毅,让人们在全球日益增多的不确定性迷雾中,看到了一道指向正确方向的亮光。
经受过无数暴风骤雨的中国,在千难万险中已经练就了“以变应变”的能力,有足够的底气直面任何挑战,有强大的信心闯关夺隘,实现新的发展。
(一)底气和信心,来自基本的稳定。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和生产生活秩序造成巨大冲击,但生命至上,这是必须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看中国的发展,要辩证、全面、发展地看,要看到中国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不是一个小池塘,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去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1万亿元,环比增长6.1%。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调查失业率在5.3%以下……这些亮眼的指标,印证了经济运行的总体平稳。
(二)底气和信心,来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小河有水大河满,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有了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社会才会安宁。从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到落实“六保”任务,民生保障始终是发展的首位。城镇新增就业人口900万以上,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城乡困难家庭应保尽保……这些政策兜牢的是基本民生的底线。
(三)底气和信心,来自对问题和困难的清醒认识。疫情全球爆发,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加大,中小微企业困难。疫情防控中,暴露出一些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短板和不足,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仍然存在。直面客观现实,是为了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疫情暴露出城市治理、能源安全等问题,而更多的机遇,就藏在问题的解决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会议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出重要战略部署,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指明主攻方向。
马克思曾言,如果斗争只是在有极顺利的成功机会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么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了。面向未来,任务艰巨繁重,但只要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变危为机,我们就拥有了战胜任何挑战的坚定意志和能力,就取得了赢得未来的制胜法宝。
二、提高认识,教育的任务更加迫切。
(一)站在两个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培养时代新人的
重要意义。
从国内看,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复兴之路仍然需要一代代中国人民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青少年是完成伟大使命的主要建设者,必须能够担负起这一伟大重任。从国际看,现在我们正经历着复杂深刻的世界格局变化,中国在世界格局变化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同时来自敌对势力的冲突也更加激烈,敌对势力与我们抢夺下一代的意图更加明显。当依靠自然资源、金融资本在世界格局竞争中的效益日益式微之际,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地位将日益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强调“人力资源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托”。因此,开发人力资源,建成人才强国,培养时代新人,建成教育强国,将成为十四五时期在实现伟大复兴接力赛中的“关键一棒”。
(二)培养时代新人,要从青少年抓起,从学校抓起。
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和亲历者,青少年可谓生逢其时,学校教育可谓重任在肩。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青少年的精神之基。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学校教育要动员一切力量、营造良好氛围引领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坚定自信;要以不懈地求知问学打牢青少年的本领之基。求知问学是练就本领的基石。学校教育要创新教育观念,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改革教学方式引导青少年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勤奋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人民学习;要以饱满的奋斗精神抓牢青少年的使命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学校教育要准确把握新时代新特点,准确了解青少年群体特征,教育引导学生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持续自觉地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对祖国的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有机融合统一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国梦的实现之中。
(三)培养时代新人,教育薄弱环节和难点领域亟待攻
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召开全国
教育大会,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强化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地位,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但是与培养时代新人的伟大使命相比,当前学校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破解,譬如教育观念的滞后问题,教育方式、教学方法的陈旧问题,教育评价的唯分数问题,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足问题等等,都需要我们以抓铁有痕的决心来攻坚克难。作为新时代教育系统的青年干部,必须立足国内外两个大局,定位使命,谋划事业;必须立足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能力,修炼本领;必须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精神面貌努力工作,为培养时代新人的伟大事业奉献终身,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三、跨越寒冬,我们共同创造历史、拥抱春天
跨越寒冬,拥抱春天,是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望,能否成功取决于我们跨越寒冬的决心、恒心和出彩的表现。在寒冬面前,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都是参与者而非旁观者。
在跨越寒冬的征途上,我们只要抱团取暖、奋勇前进、勇毅笃行,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就必将从荆棘遍地中走出一条胜利之路,共同书写出泊于中学历史的新篇章。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最重要的,还是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壮大我们的综合国力,不断改善我们人民的生活,不断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不断为我们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因此,在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我们党员和广大教师要坚持“五个深入,五个坚决”:
(一)深入把握新思想,坚决做忠实践行者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广大党员必须笃信新思想,做新思想的忠实践行者。坚定“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引路旗帜,用以指导改革发展各项工作,转化为泊于中学努力奋斗的强大动力。广大党员要自觉从自身工作实际和职能职责出发,主动对标、坚决落实、坚定看齐。
(二)深入把握新形势,坚决做教育的服务者
在现代化国家的建设中,社会各界一定会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提出新要求和新目标。我们要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做好教育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瞄着问题去、深挖问题根源,千方百计解决问题,不断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思维,持续积累解决问题的新经验。
(三)深入把握新使命,坚决做不懈奋斗者
2020年即将结束,我们在努力书写美好答卷的同时,也要用心规划好新学期的工作。广大党员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担当意识,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努力做完成新使命的不懈奋斗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一路前行,矛盾和困难、质疑和诘难在所难免。我们唯有不忘初心、擦亮初心、践行初心,以无畏的勇气直面困难,以奋进的姿态躬身实践,以攻坚克难的精神破解难题,以争创一流的劲头走在前列,才能征服新的雪山、草地,交出新的赶考答卷,完成好我们的新使命。
(四)深入把握新征程,坚决做勤勉实干者
广大党员要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做勤勉的实干者。要擦亮实干底色,消除自满思想、懈怠思想,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始终保持夙夜在公、念兹在兹的专注精神,始终坚持调查研究在先、工作谋划在先、亲自部署在先、破解瓶颈在先、拼搏奉献在先、榜样引领在先,直面矛盾、开拓进取,知重负重、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抓好各项工作推向前进,以实际行动感染和引领师生。
(五)深入把握新要求,坚决做团结协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全球防控疫情时指出:“大疫当前,团结合作才是正道。”疫情防控对党、国家和人民是一次考验,新时期的教育工作更是一个考验。在考验面前,全体党员和教职工,务必要坚持整体一盘棋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加强交流沟通,教师与学生,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同志们,人间万事出艰辛。越是美好的彼岸,越不会轻易抵达。面对环境和形势的不断变化,只要我们有一股自我革命、拼搏奉献的精气神,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扎实工作,就没有过不去的沟坎、打不赢的硬仗。
若问何花开不败,英雄创业越千秋。历史终将证明,我们前进道路上的那些“绊脚石”,一定会成为奋斗者的“铺路石”。寒冬将尽,春色可期,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定力,向着目标奋勇前进,跨越寒冬,拥抱春天!